系统概述
局部放电检测一直是电缆绝缘(特别是塑料电缆)非破坏性电气检验的主要项目,越来越被看作是一种最有效的绝缘诊断方法,目的是观察和研究局部放电引起的绝缘老化问题。
电缆发生局部放电时,引起局部放电的空穴形成实阻抗。其产生的脉冲基本上是单极性脉冲,上升时间很短,并且脉冲宽度也很窄。脉冲在电缆中传播时的呈现衰减和散射特性,当到达测量点时,脉宽增加幅值减小。
电缆运行末期(投运25年之后),受电缆本体绝缘的树枝老化,电-热老化及附件老化的影响,电力电缆的故障率大幅上升。国内外运行经验和研究成果表明:XLPE电力电缆性能早期劣化或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绝缘介质的树枝状老化,而局部放电测量是定量分析树枝状劣化程度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在树枝引发初期,电缆的局部放电量约0.1pC;当树枝发展到介质击穿的临界状态时,其局部放电量可达到1000pC。
本系统通过安装在高压电缆接地引下线上的高灵敏度局放传感器,数字处理单元和传输终端,实现对电缆局放的分区段或定点的实时监测,数据通过光纤网络或者移动4G网络传输给监测服务器,服务器端软件可展示各个检测单元所采集到的局放数据和图谱,通过设置检测阀值,环境量等,当所检测到的局放数据超越阀值时,系统自动预警,提示该处电缆节点可能存在绝缘缺陷,采取相关措施,如派驻工作人员到实地进行故障确认试验,一旦确认故障,及时采取相关手段,防止险情扩大。
功能特点
分布式布局,扩展性强:监测终端网络化布局,整套系统能支持多达100个监测单元同时检测,在原有布局基础上加入或者撤掉终端时,系统无需额外设置,自动进行识别和配置。
实时监测:系统记录各监测节点的实时数据,监测周期可以灵活设置。
边缘化计算:符合当前物联网终端设计理念,计算边缘化,数据就地处理,异地分析判断,数据再现回溯机制。
灵活取用和巡检:检测单元也适合线路巡检场合,此时带上装有局放分析软件的电脑配合终端使用即可。
多种连接方式:支持光纤网络连接,支持无线4G网络连接各个监测单元,传输稳定。
多种同步方式:系统支持传感单元内同步,系统级内同步,配合高压测试的系统外同步等多种同步方式,适合多种测试场合。
高灵敏度:最小可检测5PC的放电信号。
抗冲击:可承受600KV的闪络冲击,终端设备不损坏、数据不丢失。
抗干扰:具备时域、频域信号分析技术,可有效分离干扰信号和局放信号,可有效避免仪器电源端的干扰。
电缆金属护层接地相关问题:电缆线芯有电流时金属护套会产生感应电势,护套开路时电势可能危及人身安全、击穿外护层,过电压及短路故障时更严重,需采用特殊连接和接地方式。护层两端接地会产生接地环流,不当接地会导致环流大、金属护层损耗大,影响电缆载流量和加速绝缘老化,还会引发多种故障,需对环流进行分析计算;护层单端接地时接地线中有电容电流,电缆主绝缘状态变化时电容电流随之变化,主绝缘存在水树或缺陷时会有直流及局部放电信号电流流经接地线,这些接地电流可反映电缆金属护层和主绝缘状态。电缆内部局部放电产生的电流脉冲能激发出电磁波,可据此分析局部放电情况,在电缆头位置检测效果更好,还能抗干扰和定位故障。
电缆局部放电检测系统相关内容: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脉冲电流传感器耦合电缆局部放电脉冲电流信号,经同轴电缆传至智能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对模拟信号进行滤波、放大、模数转换及高阶数字滤波处理后,由处理器经无线信号发射单元传至服务器。检测单元采用内置光纤或电流感应同步方式实现各终端相位和时基同步,方便局放图谱分析。终端采集的局放数据根据是否有时标或相位信号标注时刻参数,经算法处理后先本地存储,再按服务器指令发送指定数据,还会将每个测量周期内的局放信号峰值、有效值计算后加入时戳传输给服务器,以保证数据系统性且避免通信堵塞。
为您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工程师为您提供指导安装、调试
技术员可上门维修服务,定期有培训
完善的技术咨询服务体系